帮你快速找医生

胆总管结石的微创外科治疗方式介绍02

2024年08月30日 14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2、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及胆道镜取石术(LCBDE)+胆管一期缝合(PDC)
  LCBDE+PDC即在探查取石结束后,直接对胆管切口进行缝合。PDC无T管造成的机械性刺激,降低了患者术后疼痛感,不会发生管道滑脱、扭曲、电解质紊乱等T管相关并发症。近期有临床研究表明,单纯PDC在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总体费用等方面显著优于T管引流。但对于肝功能恢复及炎症消退速度、胆漏发生率及结石复发率上仍存在争议。PDC按取石入路,还可分为经胆囊管汇合部切口与经胆总管前壁切口。胆囊管入路的优点是胆管损伤小、缝合难度低,且汇合部直径增宽处缝合更难发生远期胆管狭
窄。但并非所有患者皆须联合胆囊切除,此外较细的胆囊管限制了取石设备及取石直径,超细胆道镜在视野及取石上亦存在劣势,不利于一期取净结石。
此路径适合合并胆囊结石且胆囊管直径较粗的患者。而常规入路则不受胆总管结石大小及是否切除胆囊的限制,并能向近端胆管反向探查以取净潜在的肝总管结石和部分肝门部胆管结石。而在胆管切口缝合方式中,近期研究认为以单向倒刺线行连续缝合或锁边缝合较间断缝合在手术出血量及时间、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胆漏发生率、胆管炎症消退速度及住院时间上存在优势,因此考虑作为首选缝合方式。尽管一期缝合术对比传统T管引流存在诸多优势,但由于不存在二期取石窦道,不适用于术中无法取净结石及多发砂砾样结石患者。此外对于胆管直径小于8mm的人群,术后胆管狭窄的风险更高,故对于胆管不扩张的患者应谨慎选择直接PDC。一期缝合在胆管急性炎症期易造成切口水肿,因此也不适用于合并梗阻的急性胆管炎患者。随着越来越多对一期缝合术式的改良,单纯PDC已不推荐作为首选术式。
3、LCBDE+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PDC
又称为“三镜法”,是对直接PDC的改进,即术中取石完毕后,直接经胆管切口顺行置入鼻胆管,并行十二指肠镜牵出妥善安置。与直接PDC最大的不同是该术式在一期缝合的基础上实现胆汁了持续外引流,进一步有效降低各级胆管内部压力,实现类似T管引流的效果。但与T管引流不同,ENBD更强调早期引流,平均拔除时间仅为术后2至5天,通常情况下不会因早期拔管或管道误滑脱造成胆漏等并发症,安全性较T管引流更高。对比单纯PDC,此术式显著加快了术后肝功能恢复速度,降低了早期胆漏发生风险。与ERCP+EST+ENBD+LC相比,能实现一期手术治疗同时还可保留乳头括约肌功能,同时也能避免十二指肠穿孔、医源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
但此术式仍有无法耐受鼻胆管发生严重呕吐造成管道移位的报道,因此术后对引流管的维护和安置方式应当引起重视。此外,三镜法术后通气时间较单纯一期缝合更长,其机制可能是ENBD管占据了部分胆汁解剖学流出通道,且肠腔内压力在未通气时高于外界压力,使得大部分胆汁向体外分流,减少了对胃肠道的生理刺激。最后,实现术中ENBD需与内镜医师配合,手术时间会有所延长,步骤较繁琐,经口进入内窥镜也对全身麻醉的插管方式及气道管理有一定要求。因此,需要控制麻醉时间的高龄患者、心肺基础功能较差或鼻咽部有畸形的患者、有多次胆道探查术、胆肠吻合术史的患者,不宜采用此术式。

本文选自:李劲,单猪尾胆道支架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中的应用研究
原文链接地址:单猪尾胆道支架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及胆管一期缝合中的应用研究-中国知网(cnki.net)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