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脱毛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解读
2024年08月30日 43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文|刘驰
毛发的解剖与生理学基础
01毛发的结构
毛发由毛干、毛根和毛囊三部分组成。毛干露出皮肤表面,毛根和毛囊则位于皮肤内部。毛干的结构包括内层的毛髓质、中层的毛皮质和外层的毛小皮。毛囊是毛发的生长部位,由内毛根鞘、外毛根鞘和结缔组织鞘三层结构包裹。
02毛发的生长周期
毛发的生长周期分为三个阶段: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每个毛囊独立经历这些周期性变化。根据文献,毛囊的生长期大约占毛发生命周期的85%-90%,退行期占1%-2%,休止期占10%-15%。生长期的毛发因含有较多黑素,最易被激光破坏,从而实现脱毛效果。
多毛症的分类
共识将多毛症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多毛症。生理性多毛症又称为特发性多毛症,通常与家族遗传有关,患者血清中雄激素水平正常,但毛囊对低水平雄激素敏感。病理性多毛症主要由代谢或内分泌疾病引起,最常见的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其在多毛症患者中的发病率为72%-82%。
激光脱毛的技术原理与设备选择
01激光脱毛的科学原理
激光脱毛依赖于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激光波长介于600-1100nm之间,是理想的脱毛波段。此波段的激光能穿透皮肤至毛囊所在的深度,被毛囊中的黑素吸收并转化为热量,从而破坏毛囊结构。毛囊的热弛豫时间(TRT)为40-100毫秒,激光的脉宽应与之相匹配,以确保最大程度破坏毛囊而不损伤周围组织。
02常用激光脱毛设备及其特点
激光脱毛设备包括半导体激光(波长800-810nm)、紫翠玉激光(波长755nm)和Nd激光(波长1064nm)。根据共识,半导体激光常用于Fitzpatrick皮肤分型Ⅱ至Ⅴ型患者,因其波长适中,穿透深度达毛囊,能量释放均匀。紫翠玉激光对浅色皮肤患者疗效更佳,尤其是皮肤类型Ⅰ-Ⅲ型。Nd激光由于其波长更长,穿透性更强,更适合深色皮肤患者,减少表皮色素的吸收竞争。
激光脱毛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01适应证
激光脱毛适应证包括先天性多毛症如色素性毛表皮痣、脊柱裂伴多毛症,获得性多毛症如PCOS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导致的多毛症患者,以及因美观需求进行脱毛的健康人群。
02禁忌证
绝对禁忌证包括妊娠和哺乳期、不切实际的预期、光过敏病史及皮肤敏感状态如活动性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湿疹)。相对禁忌证包括6周内接受过蜜蜡脱毛或物理拔毛的患者,Fitzpatrick皮肤分型为Ⅴ型和Ⅵ型的未成年患者。共识强调,严格筛选适应证和禁忌证,能有效减少治疗风险并提高疗效。
激光脱毛的疗效影响因素
01毛发与皮肤的关系
共识中指出,毛发颜色和质地对激光脱毛效果有重要影响。肤色较白、毛发颜色深的患者疗效最佳,而肤色较深或毛发颜色浅的患者疗效较差。此外,毛发直径越大,吸收的激光能量越多,脱毛效果越好。毛发的生长周期也直接影响脱毛效果,只有处于生长期的毛发能被激光有效破坏。
02部位与疗效的关系
不同部位的毛发生长期与休止期的比率存在差异,进而影响激光脱毛的疗效。例如,阴毛的平均脱毛间隔时间为60天,男性胡须和发际线约为30天,其余部位多在40-50天。腋窝和腰带区域的脱毛效果通常优于腿部、手臂和胸部。
03设备与治疗参数的选择
激光设备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皮肤类型和毛发特性。红宝石激光(波长694nm)适用于浅色皮肤的深色毛发治疗,而翠绿宝石激光(波长755nm)更适合于I-III型皮肤。对于深色皮肤患者,长脉宽半导体激光(波长810nm)和Nd激光(波长1064nm)是优选设备。设备的脉宽、能量密度、光斑大小等参数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最佳效果。
激光脱毛的并发症与术后护理
01术后正常反应
激光脱毛后,治疗区域可能出现红斑、毛囊周围水肿等反应,这些反应通常在2-7天内自行消退。术后应进行冷敷,必要时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以减轻症状。患者应避免术后1周内使用刺激性化妆品,并注意防晒和保湿。
02并发症与处理
激光脱毛的并发症包括色素沉着、色素减退、瘢痕及反常性毛发生长。色素改变多为短暂性,可通过外用褪色剂如氢醌、口服氨甲环酸、防晒和保湿等措施进行处理。瘢痕较为罕见,通常与使用过高的能量密度或术后继发感染有关。反常性毛发生长更常见于皮肤类型Ⅲ至Ⅵ型患者,应避免使用亚治疗能量,并在术前筛选出有此风险的患者。
本指南为激光脱毛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详细的指导,结合文献中的数据和细节,能够帮助从业者在实际操作中更加精准地选择适应证、设定治疗参数,并有效处理术后并发症。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激光脱毛技术将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美容服务。
引用文献:
[1]杨蓉娅,夏志宽,蔡宏.激光脱毛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23,16(01):1-5.